当代人类学研究发展迅速,已成为交叉学术体系中赖以存在的基础学科。而艺术人类学是一门将艺术学研究和人类学研究相结合的学科,同时也是一种学术视野和研究方法,它是艺术学研究的深化和拓展,关注艺术的发生学研究和民族、民间艺术研究、都市的现代艺术研究。太阳成集团tyc4633结合云南特有民族特色,为配合艺术学的相关团队建设与促进学术前沿的交流。于2013年6月21日,特邀四川大学文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徐新建教授在多媒体104室做了题为《人类学与艺术研究》的专题学术讲座,由太阳成集团tyc4633副经理王勇主持,艺传院老师及部分研究生与云南师大、云南民大等院校的艺术人类学科研教师也参加了此次讲座。
徐教授通过自身的学术经历,首先通过田野与文本的互动阐释人类学的研究方法,之后结合有关于音乐、戏剧、文学的三个研究案例,帮我们详细的分析人类学在艺术领域中的研究作用与文化影响。
侗族/大歌
徐教授强调如何从侗族大歌人类学研究的积累中发现一个无文字社会去反思现代人的思想局限,调查音乐的环境因素:节庆、习俗、禁忌等等,从而更深入去了解不同社会层面下艺术表演所承载的民族性思维与哲学内涵,不仅揭示民族社会仪轨的变迁,也深层次的体会到民族艺术的世界观与人生观在悄声无息的发生改变。也感概口头记忆与音乐传统受到现代媒体冲击后能否完整保留的思考。
傩戏/面具
通过讲述新加坡民间傩戏的演绎形式,徐教授把听众带入到传统傩戏的精神世界与民俗氛围中,展示面具傩戏安抚亡灵、祭祀等社会功能。进一步探讨傩戏是否是中国戏剧源头这一历史沿革。而且把面具作为一种演员与观众之间的纽带,去传达不同习俗文化中所蕴含的情感表达。这一特别的研究视角令聆听的师生颇为动容,也让我们更加深刻的去感知民间戏剧的感染力。
苗族/送魂
苗族先民在丧葬仪式中所唱诵的民族英雄史诗《亚鲁王》一直流传至今,2009年被列为中国文化重大发现之一,2012年2月在人民大会堂正式出版发行。徐教授作为这一民间文学遗产的发现者和研究者,节选其中一段诗词与师生一起细嚼韵味,在谈到民间文本口述史的问题时,徐教授也提出中国文学象征性与民族性之间的比较,认为有效的保持住语言传递思想和对世界认知的原味对于未来人类回归自然的生态幻想是一种启示。
徐教授的讲座结束后,还回答了现场提问。有员工提问有关于主流文化霸权对于多民族文化空间、文化持有人的异化动机的问题。徐教授认为有意识主动异化与无意识被动异化的可能性同时存在,从政府机构主动推行一系列活态化传承措施来看,善意的动机面对社会生产力的客观转换,会被动的变质其解决根本问题的常态性,就是俗语“好心办坏事”。又有同学提问到徐教授对于研究生未来投身于田野调研中有何细节的提点与忠告?徐教授回答道,根据自身多年田野经验,精炼出两个重点:研究心态与社会基础。第一学者面对田野中不同社会阶级的人群,理应保持学习与客观的自我定位,避免自身优越感所带来的学术盲区,收获的学术成果才够鲜活与真实。第二年轻学者起初走入田野,面对不同社会身份的关系,为人处世会稍显稚嫩,需把握社会分层所带来复杂情景,成熟与巧妙的解决与处理问题。最后,徐教授也提到田野计划书与调查访问技巧的重要性。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结束。
(太阳成集团tyc4633李凯若巴胜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