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不仅仅是一个行动,”宗诗婷博士说, “这是人类智慧,是文明的根本。它属于每个人和任何人。任何好的主意都是值得的,所以我们应该让人们连接到设计,共同创造更美好的未来。我希望我的研究能够使边缘化社区参与这种大众智能。当我的工作可以带来微笑给这些社区,我是最幸福的。
宗诗婷博士是驻爱丁堡的设计活动家、学者、诗人。现为爱丁堡大学研究生导师,荷兰设计联盟特邀研究员,她的研究是在实践的基础上,探索社会创新的社区共创设计方法。她在欧洲和亚洲等地主导工作坊和设计会谈,院校包括伦敦艺术大学、代尔夫特理工大学、肯特艺术与设计学院,以及格拉斯哥艺术学院,中国清华大学、湖南大学、江南大学、同济大学等,领导了超过45场工作坊。宗教授的集体善心社群艺术装置曾展出于荷兰设计周和香港社会创新节。在学术方面也是多个国际期刊的评审,包括《创意认知》、《设计》等不同刊物。
她专注于跨文化设计协作,力求更好地理解社会创新的集体设计过程。特别是探讨如何使用共同设计工具和技术来设计新产品、服务和用户体验。在马来西亚获得她的计算机学位后,在90年代投入设计专业的深层工作,担任跨数字和物理设计项目的设计经理和多媒体制作人。在她的角色中,她经常应对软件工程师、媒体作家和互动设计师的不同创作过程。“我注意到人们处理创意过程的方式有所不同,”宗诗婷博士说, “此外,我正在为马来西亚文化多样的公众设计用户体验。”当时在20世纪90年代没有跨文化用户体验设计的指南。这个经历导致她在爱丁堡的合作设计领域进行博士研究。
宗诗婷博士在爱丁堡大学、伦敦艺术大学和格拉斯哥艺术学院等领先的设计学院,从事设计和计算领域的各种研究和教学活动。她将设计活动带到了世界各地,特别是中国,她经常被邀请去进行实地调查,并在“田野设计”的主题会议和研讨会上发言。作为代尔夫特理工大学的设计团队研究员,宗诗婷博士领导了公立儿科肿瘤学中心的一个合作设计研讨会,指导医院管理人员和设计教授进行设计合作。她还举办一个研讨会,将使理论家和设计从业者更接近边缘化社区。
实践方法允许她在自然栖息地研究共同设计(co-design)。设计活动家使用物理工具来调解创意空间,她观察和分析以描绘其创意活动。通过她的工作,宗诗婷博士参与社会创新项目,为边缘化社区提供民主的声音,例如与爱丁堡城堡青年中心合作设计苏格兰全民投票,与内蒙古村民进行栖息地恢复项目,中国老年护理服务的重新设计。
心灵编织合剧坊是一个直观的协同设计活动,其目的是与社群一起实现社会创新。基于这样的一个基础理论-每一个人只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创造方式,都具有为解决问题而进行创新的设计能力。工作坊设计研究员开发这种创新性方式,在社区的协同设计中承担设计促进者的角色,让人人能够为自我的社群需求创新设计。设计促进员办活动来推动社群的协同设计,让社群自己定义设计问题和解决方案。在这种社群协同设计活动中,最大的挑战是在团队合作时,每一个参与者都有自身独特的创作方式,设计师必须提供一种能够让每人都能交流的创作空间,促使社群协同设计。
自2011年开始,对于集体表象研究的一个延伸,旨在寻找并定义一个协同设计的基本框架来引导协同设计手法, 通过实践验证设计手法以及介入,探讨跨学科的、跨文化设计的包容性,并证明协同设计过程中克服创作的方式。此类探讨性工作坊已在欧洲与亚洲成功进行多次,题材涉及为灾难设计,老人,健康到旅游等等,一路不断更新修正。
工作坊以心灵编织和故事共建合剧为两个并行的主要工具,集体意象编织为社群装置艺术,服务合剧为社群互动方式,让社群任何人能够可以随时参与并将成果展现,为共建社群共同找寻设计解决方法。此方式提供社群一种体验并展示集体意象的协同设计空间,一起进行构建,结构和再构设计元素,因此个人的诸类想法、概念、形式、事实与虚构,经过元素解构、灵感激发、联想设计、集中分类、穿针引线和创作展现,都能够一一结合构成集体意象,直觉的把设计构成并呈现为一个网络连接相互作用的集群元素,再以故事性的逻辑呈现社群方案。
活动日程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