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21日,所有参加本次“德中交流论坛”的师生按照学习的课程,分配在不同的院校报道。当天,由杨路老师和巴胜超老师带队的太阳成集团tyc4633的师生队伍,来到了昆明学院的报道会上。在昆明学院,我们将共同收获历时5天的交流学习,真正参与到“数字与摄影专业课程”的创作式学习中来,这些宝贵的经验将为我们各位同学开启一扇摄影之门,为日后专业领域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支撑。?xml:namespace>
22日,上午9点,交流论坛正式启动,在报告厅两位来自德国的摄影大师分别以报告的形式将自己对于摄影艺术的理解展示给大家。
马丁-里贝舍教授是来自德国国立奥芬巴赫造型艺术学院摄影专业资深教授,学术报告的题目是:我和我自己。
图片中每一个人物都是马丁教授本人,照片是由他本人和他的妻子共同拍摄完成的。马丁教授善于运用摄影的幻觉来塑造独特的摄影形式,他的作品充满了幻想主义的天才,追求画面内的故事性和趣味性。在带有个人戏谑意味的图景中,马丁教授以自我为主题以一种近乎于自恋的表达,阐述了一个“人类存在则必然孤独”的哲学思想。
在介绍完自己的创作理念后,同学们对于如何拍摄这样一个照片充满了好奇,随后,马丁教授从技术的角度剖析了自己的作品。首先,在镜头的取用上选择了超广角的定角镜头,并把光圈缩减到了f/22的程度,目的是为了带来更充分宽阔的景深范围方便每一个“自己”看起来都是清晰的。其次,在拍摄中马丁教授需要拍摄大量的固定镜头,这样一个场景有多少“他自己”出现了,就意味着要拍多少张照片,当然,为了尽量减小拍摄带来的机震,快门线是必不可少的。这幅拍摄了成百上千张照片的合成作品,是马丁独自穿梭在空空荡荡的歌剧大厅或实验室里上千次的杰作。并且,在图景中,马丁融合了对于西方美术的理解,里面人物的行为动作大多模仿西方油画作品的经典人物和动作,另外一些还穿插了人物间的互动,有握手、交流、拥抱、打架甚至谋杀现场。可以说一幅照片中观看者可以看到各种形态各异、行为迥然不同的“马丁”,让人感叹技术之难的同时也感佩马丁的戏剧天赋。当然,拍摄好的图片需要进行最后的合成,通过PHOTOSHOP是最简便的了,但是这样一幅大作,仍然要花掉马丁教授近乎4个月的时间。马丁现在一般一年会拍摄一幅这样的摄影作品,在以“我和我自己”为题材的创作之路上他将继续探索。
马丁教授诙谐乐观的人生态度感染了现场的每一个同学,把摄影器材作为一种“玩乐”的工具,本身也是一种时尚的艺术诉求。
随后来自德国国立达姆施塔特大学摄影专业资深教授,克里斯-邵尔茨,为我们展示了自然、建筑和摄影人之间的特殊关系,也正是这样的存在关系,摄影可以称之为艺术。
与马丁教授不同,摄影大师克里斯教授喜欢运用传统的胶片机来完成作品,通常不进行数码后期。作为一个社会学的博士,克里斯教授着眼于人存在的空间和自然的关系。
上图是克里斯教授改造的摄影机,沉重的设备只能安装在自己的汽车上,通过汽车的移动来构图。
和马丁一样,克里斯运用摄影术模仿西方古典绘画。这种对于美的理念的传承在不同的形式语言中产生了变化,克里斯的一组人像摄影模仿了达芬奇著名油画《蒙娜丽莎》,不同的是,画面背景运用慢速快门虚化了实体,产生了一种运动感,给人一种时光流逝的错觉,而人物的凝神写照又寄予了画面一个视觉中心,让人们在时光流逝和人的永恒性中找到了平衡。
建筑和植物是克里斯核心的创作主题,他对于摄影的理解偏向于真实二维空间的本真原貌。他希望通过二维平面的照片解读出丰富的故事和哲学意味,并不奢求在这个二维空间内创造点什么。所以他的画面注重结构和平衡性,克里斯认为,这种充满了平衡性的二维空间会战是一种内在的张力,而试图改变速度和光来观察事物的方式,不一定是其原貌。
克里斯的摄影是十分严谨的,每一张照片都带有德国人特殊的严肃的基调,尤其是黑白的风景与建筑,往往要准备很长时间才按下一次快门,对于克里斯来说,结实的三脚架是必不可少的,他苛求那种极端的稳定性和平衡感。
无论是远山还是一处人造景观,克里斯寻找的是符合包豪斯有机建筑理论的场面。远山中被自然包裹的房屋,就是一种典型的自然和建筑的有机结合,这种不破坏自然而去迎合自然的规律的建筑方式,是克里斯最为推崇的。这种保护自然、欣赏自然的态度和他本人的文化背景有很大的关系。
回到摄影的讨论上来,克里斯认为作为一个摄影人要有独特的视角,希望在座的同学能尽可能多的去看,身植于自我的文化背景来创作,提炼拥有自己的视觉语言。
报告会结束后,由于分组要求,0638太阳集团的同学们决定跟随克里斯教授进行之后的摄影学习和交流。两位教授将在培训的几天内带领各自的同学进行授课和实践活动,在德国的摄影教学中,实践是尤为重要的,所以规定了每天下午让同学们自由创作。
22日,下午,杨路老师和巴胜超老师针对上午的报告会,带领同学展开讨论,从艺术思维和拍摄技术两方面进行指导。讨论中,同学们确定了基本的拍摄思路,老师们也给出了恳切的见意,并敦促员工们进行外拍实践。
模仿大师是非常艰难的,无论在思想境界还是摄影技术上,同学们和大师是有极大差距的,但由于接受了某种摄影理念的信号,对于该拍什么在同学的脑海中形成了一个有效但模糊的条件反射,即把眼睛看到的事物转化为有思想的镜头语言,当然,这一切需要长时间的观察和练习,不是一朝一夕能形成的。
外出拍摄的路上,我们频频环顾周围的景物,可看的不一定可拍,人眼视觉角度接近180度,而单反照相机根本无法达到人眼的视觉感,这就要求在摄影中能形成一个观察的视域,比如运用50mm定焦镜头拍摄,这种焦距接近人眼的单眼视角,意思是,人一只眼睛看世界时候能确定看的清楚的画面,也就是50mm镜头的画面大小,不断地运用这种类似于“镜头”的观察方式,才会逐渐有意识的形成一种摄影视觉。当然此时同学们手中的相机大部分还是APS-C画幅的,像场的大小决定了摄影者观看事物的大小,所以同样用50mm的镜头,APS-C的单反相机需要乘以1.5-1.6的系数,也就是相当于75mm镜头在拍摄了,这样在用全幅相机和APS-C相机时对于同一个事物在相机内成像的预判会大大不同,所以培养一类相机的拍摄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第一天的学习和实践让同学们似乎意识到了某种摄影之所以成为艺术的原因,但是努力接近大师的思考方式是极其折磨的,当你手中的相机不再轻巧而变得厚重,每次端起它时意味着必须进行某种理性的思考,在经验主义的构架中,摄影术反而成了拖累,感性上无法和理性相结合,成像的金属元件始终无法取代更好观察事物的一双眼睛。但是,在一天的努力学习中,同学们带着对于摄影的思考和崭新的认识打开了自己内心中时常怀疑的摄影艺术之门,本次交流论坛刚刚开始,带着一份执着,同学们将更加努力,期盼收获更多。
23日,上午9点,跟随克里斯教授的师生们准时来到了教室。克里斯教授将从技术层面进行理论讲解和现场演示,指导同学如何拍好一幅照片。
在理论方面,克里斯教授言简意赅,主要从三个方面诠释摄影术。第一,看到了什么?克里斯要求当我们眼睛捕捉到有意味的画面到时候能够回答自己这个问题,把看到的东西一一细数出来,如看到房屋、草地、树木和远处走来的一个人,那么第一个环节就完成了。第二,怎样布局?布局方面,克里斯教授讲解了设备、镜头、角度三个重要的方面,设备方面考虑的主要是胶片、数码、像场、光圈、快门、灰度级数、宽容度等等。镜头方面则要根据拍摄场景的大小进行选择。角度则是克里斯认为最关键的,因为当相机的角度发生改变时被摄物体的对焦点也会发生偏离,为了找到一个更宽广的对焦范围,克里斯常用f/8的光圈,或者用移轴镜头。第三,文化背景。就是结合哲学思考和人的独特的生命体会,来尽可能的拥有自己的一套视觉语言,这需要在拍摄过程中成组的出现作品,克里斯常常用一组照片来诠释一个思想。
接下来的课程克里斯教授带领大家来到户外,进行创作实践,主要是观察他怎样去拍摄。克里斯使用的是一台飞思645DF,镜头选用的是施耐德80mm定焦镜头,光圈使用的是他管用的f/8。这套设备与我们手中的设备最大的不同是飞思645DF是一款中画幅相机,像场是53.7*40.4mm,像素8000万,这种配置与克里斯常年使用120胶片相机有关。大的像场不仅来带更好的成像和高分辨率素质,更重要的是16bit,RAW文件带来更细腻的灰度级数,使得远方的景物和近处的景物关系更为明朗,如果拍摄黑白照片,那么明暗过渡将更加细腻。
精彩的课程结束后,同学们把第一天拍摄的作品拿出来和老师进行交流,杨路老师和巴胜超老师表扬了同学的学习态度,但是,希望同学们能更好的吸纳专家教授的摄影思想,还是需要多拍多练,并且找到自己的一个兴趣点拍成一个系列。在老师的建议下,我们分成了两个小组,分别选取不同的目的地进行成组照片创作,目的性更加明确,创作欲望也更加积极。
成组拍摄的作品带有自己对于摄影的一些个性的诠释,一行四人分为两组,一组去了传统建筑特色的官渡古镇,另外一组去了现代都市建筑味的顺城购物中心。所见即所得是当代数码相机的特色,将看到的美好事物拍下来,如何诠释其中的内涵变得尤为重要,否则美则美矣,没有意义的照片难以成为艺术。
24日,上午9点。克里斯教授讲解了对于一幅好照片的理解,并拿出了自己的摄影佳作,帮助大家理解。克里斯将照片解读分为三个层面,一是构图,二是内容,三是主旨。作为风景建筑摄影的大师,克里斯严谨的构图意识让人记忆深刻。由于讲解的是数字摄影,克里斯拿出了他的Mac电脑来讲解飞思卓越的raw文件批处理软件Capture One,主要目的是希望让大家理解数码摄影后期的意义。为了展示数码摄影的可塑性,他带领员工进行实地拍摄和修片。
之所以采用raw格式文件是因为raw格式储存了完整的照片信息,包括iso值、快门、光圈、色深、灰度等等,而且数值比直出jpg更为精确,在后期中调整余地更大。当然,raw格式也有自己的问题,比如文件过大不方便储存等。
克里斯用的是自己组装的数码相机,成像的部分用飞思的8000万像素CMOS来拼接的,这种成像方式显然是符合克里斯摄影兴趣的,但十分繁琐笨重,不方便携带和组装,况且成像质量也并不会因为更为笨重而有所进步,唯一值得一提的是这样组装的相机,前面的镜头可以上下左右移动,在对面景物需要仰角或俯角拍摄的时候可以用调整高度的方法带来更好的平视视角。
在机器的侧面,克里斯需要将飞思的cmos与自己的电脑链接,在PHOTOSHOP内通过插件来进行快门,从而到一张照片。由于时间原因,上午的课程进行到这里,后期调整的课程放在了明天上午。
培训的一周里,昆明一直是阴雨天,阴天色调偏蓝,冷色光对于云层的穿透能力较强,需要在相机里预设相对高的色温来中和,而在夜晚拍摄的时候会看到整个天空是绛紫色,这是阴天特有的夜空。
天空下着小雨,我们决定在昆明学院内找一些景致来拍摄,为了不让摄影器材淋湿,我们尽量躲避在建筑物内,等雨小了再出去。
25日,上午9点。今天主讲的是数码后期,克里斯教授用Capture One把昨天拍摄的景物做了合成,包括两方面讲解,一个是照片的拼接,一个是色彩融合。
数码后期相当于冲洗胶片的暗房,现代单反数码相机的发展让很多人误认为不使用数码后期是对于个人摄影技术的标榜,实际上数码相机和胶片相机最大的区别就是在于相片的色彩还原,胶片有独特的色彩还原系统,就包括了胶片本身和冲印胶片的过程。如果数码照片不进行后期加工,那么拿到手的直出jpg格式相片很难跟冲印后的胶片相比较了。
Capture One是一款专业的数码相片后期软件,在raw文件管理和批量处理方面比较先进。同样的后期软件还有Photoshop和Lightroom,二者都是Adobe公司出品的,不同的是Photoshop可以绘制图片,而Lightroom只能在已有图片上进行修改,在处理照片方面更加专业。
随着课程的结束,我们又观看了克里斯教授和马丁教授展示作品,向大师致敬。
25日,下午,中德交流论坛数字摄影教学部分已经完成,是时候把同学们这几天的创作作品提交了。在杨路老师和巴胜超老师的帮助下,我们共同选择了8幅摄影作品并进行一定的后期修片,用以代表这几天同学们的学习和创作的收获。杨路老师的精妙题语和巴胜超老师的诗意点评,让我们本来生涩的照片焕发出更多的新意。
中德美术与艺术设计论坛,员工照片阐述:
1、《自言自语》主题阐释
现代都市,消费社会的物质主义,让原本鲜活温暖的人,退回到僵硬冰冷的物质状态。人山人海中,喧嚣吵闹,但每个人,似乎都在自言自语。这一组在时装橱窗里的塑料模特,恰如其分地将这种消费社会的交流状态以看似优雅的方式呈现出来,虽然表达此主题的主体是没有表情的批量化生产的模特,但在摄影师的光影中,冰冷的模特获得了某种人类的孤独感。
2、《方圆》主题阐释
天圆地方是中国古代先民对宇宙的认识观。这种朴素的认识观,充分体现在中国古典建筑的设计上。本组图片以戏台的方与轮廓构图后楼宇的圆,试图捕捉方与圆在当下中国人生活中的表征。戏台上的神仙与戏台下的妇人、小孩,人神共聚。城门洞的黑与琉璃屋顶的黄。颜色、现状、建筑、环境与人,形成视觉上的有意味的表达。
3、《斜生》主题阐释
绿色是生命的颜色,生命正常生长的方向,是太阳的方向。在现代化、城市化、工业化的今天,太阳的方向或许只有生长的植物能够感知到,于是在失去方向的城市的各个角落,我们看到了植物面向太阳生长所呈现的“非正常”生长的姿态。恰是这种非正常的姿态,提醒我们,应该更多的关照我们的自然,这也是关照我们人类自身。
4、《隙绿》主题阐释
绿的的生命,在工业化背景下,已经逐渐萎缩,但从那些坚硬的水泥下面,依然存活且生长出让我们感叹的绿色,柔弱但是却奋力生长,以娇小的绿,在每一个水泥呼吸的缝隙中,让我们看到他们。绿虽小,却在奋力让我们看到,缝隙虽窄,却已经让我们看到希望。这就是缝隙里生长的绿。
26日,上午10点。两位德国教授细心地看过了每一位同学的摄影作品。对同学这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非常认可,尤其是对大家的学习态度提出表扬。0638太阳集团的代表队都获得了A的好成绩。